雖然,Baidu在美國上市使用了“中國的Google”這麼一個概念,說真的,我知道的Baidu和Google最大的共同點也許就是他們都是美資公 司。Baidu公司註冊于英屬開曼群島,Baidu的創始人李彥宏持有美國綠卡,Baidu啟動的資金是美國的風險投資,現在美資在Baidu中佔有 51%以上的份額,所以百度是一家地地道道的美資公司。

根據Baidu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F-1檔,Baidu分為海外部分和在中國的部分。海外部分一家在英屬開曼群島註冊,一家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 冊,他們是美資的,然後是Baidu在國內註冊的子公司。註冊這樣的子公司大概是為了規避政府的關於外資不能進入新聞廣告等領域的法規。

百度美國上市的歷程

前戲:百度的發展歷程

百度這個名字來源於南宋詞人辛棄疾(1140-1207)的一首非常有名的詞中的一句: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公司 (Baidu.com,Inc)於2000年1月18日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該群島位於加勒比海,是一塊英屬殖民地,由三座島嶼組成,離美國東南方的佛羅 裏達州不遠。開曼群島在1978年獲得了一個皇家法令,法令規定永遠豁免開曼群島的繳稅義務,故而,開曼群島完全沒有稅收,無論是對個人、公司還是信託行 業都不征任何稅。所以,它也獲得了“避稅天堂”的美稱。為更好的實現對下屬子公司的控制及滿足其他需要,他們還在另一個註冊公司的“天堂” – 英屬維爾京群島(British Virgin Islands,BVI) – 註冊了一個殼公司,名為Baidu Holdings Limited(百度控股有限公司)。

公司創始人為李彥宏(Robin Yanhong Li)和徐勇(Eric Yong Xu),前者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資訊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電腦科學碩士學位。在美國呆了8年,其間先後為道.鐘斯公司 (Dow Jones & Company),Infoseek等公司工作過,是新一代互聯網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後者1982年就讀北京大學生物系,1989年完成生物碩士學位 後,獲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博士獎學金,赴美留學,於美國德州A&M大學完成博士學位,隨後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後,是生物學領域的資深專家。 在美國10年期間,先後任職於兩家著名的生物技術公司(QIAGEN,和Stratagene),負責行銷工作,並且獲得過傑出銷售獎。

在註冊總控股公司Baidu.com, Inc的同時,兩人在中國北京成立了全資子公司Baidu Online Network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百度線上網路技術公司,簡稱“百度線上”)。這是一家外資公司,是百度公司在中國的第一個運營實體,主要負責向中國企業提供P4P(pay- for-performance,關鍵字競價排名)服務和搜索解決方案,並向Baidu Netcom提供技術支援。由於中國法律對外資公司在華從事互聯網服務業有種種限制,因此,兩人隨後於2001年6月5日在中國北京成立了第二個運營實體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百度網路科技公司,簡稱“百度網路”)。這是一家中資有限責任公司,由李彥宏和徐勇分別持股75%和25%。它獲得了中國政府的網站及線上廣告 經營許可,專門從事網站經營及線上廣告業務,我們熟知的Baidu.com及Hao123.com都隸屬於它。

為進一步鞏固在中國的地位,2005年6月,百度公司還在中國上海成立了第二個全資子公司 - Baidu China Co., Ltd.(百度中國有限公司,一般簡稱“百度中國”),並計畫在日後由其負責華南地區的業務。

百度於2000年6月正式推出了其中文搜索引擎。隨後,相繼向搜狐,新浪,263,tom.com等知名中文網站提供全面的搜索服務,並迅速壯大起來。 2001年10月,百度推出了自己的搜索引擎競價排名服務。次年7月,推出業界首例“競爭情報系統”軟體,並開始為網易提供服務。至此,三大門戶都使用百 度的搜索服務,其在中國市場的地位突顯。接下來,公司又推出了mp3搜索,圖片搜索,新聞搜索等專門化搜索服務,逐漸成為為中文搜索市場上的霸主。

在此次上市之前,百度已經進行過三次融資。前兩次是在其成立之初的1999年和2000年,融資金額分別為120萬美元和1000萬美元(Draper Fisher Jurvetson ePlanet Ventures[德豐傑e星風險投資] 和IDG Technology Venture Investment[IDG創業投資基金])。而第三次融資則是在2004年6月,共有8家企業參與了此次融資,其中包括了著名搜索引擎Google的 10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

截至2004年底,百度公司的總資產為3168萬美元,銷售額達到了1340萬美元,淨收入為145萬美元,自2002年以來,其年增長率高達224%。在今年的前三個月當中,百度收入就達到520萬美元,全年有望突破3000萬美元。

高潮:百度在美國NASDAQ上市

北京時間2005年8月5日晚11點40分,百度公司正式在美國NASDAQ掛牌上市。其主承銷商為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和高盛 (Goldman Sachs),兩者都是華爾街頂尖的投資銀行。而著名的投資諮詢公司Piper Jaffray也參與到了其中。

此次上市百度共發售404萬股美國信託憑證(ADR, American Depositary Receipts),每股美國存托憑證相當於一股A類普通股,約占其總股本的12.5%,計畫融資額為1.091億美元。

根據百度提交的招股說明書,該公司共發行了3230萬股股票,分為三類 – 美國信託憑證(ADR,相當與一股普通股),普通股(A股)和優先股(B股,有更大的投票權,為普通股的10倍。並可隨時轉換為普通股。如被股東售出,則 自然轉換為普通股)。股票的發行價定為27美元。

上了、爽了:贏家們

資本主義社會中,技術和勞動力一樣,也是為資本的增殖服務的。由於技術的應用能夠使勞動生產率得到長足的提高,從而使資本可獲得的相對剩餘價值大大增加, 因此,技術是資本增殖的強有力的工具。雖然技術創始人對新技術的發明及技術公司的誕生有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但要讓技術走向市場並獲利,沒有貨幣資本的注 入卻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一切生產要素均需要貨幣購買。而貨幣資本的投入者,自然也就會要求對技術成果或新技術公司的股權的部分佔有,在 初創者與貨幣投資者的實力對比懸殊的情況下,後者甚至會要求絕對的控制。

專業技術公司由於其技術成果可被廣泛的應用,因此,一旦成功,其發展的速度也將比傳統的企業更為驚人。這使得對新興科技企業的投資,有獲得超常的回報成為 可能。雖然對中小型科技公司的初期投資風險很大,但在健全的投資機制與產權制度雙重保障及高額回報的誘惑下,各投資機構依然對其保持著很高的熱情。

任何一家的成功的科技公司在上市時的最大贏家無疑都是先期投資者、初創人員及上市服務商,這次在美國NASDAQ上市的百度(Nasdaq: BIDU),當然也不例外。

1。 Draper Fisher Jurvetson ePlanet Ventures(DFJ ePlanet)

作為百度最大的股東,持有上市公司25.8%股權的美國風險投資商- 德豐傑“e星”投資公司 - 無疑是此次百度在美上市的最大贏家。該公司作為百度最大的投資者,雖然在百度初創階段(2000年9月)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和現在的市值比起來,簡直不 值一提。我們以百度公司提供的2004年合併財務報告來說吧,截至2004年底,該公司的總資產僅約3100萬美元,股東權益當然只能更少。而以上市當天 的市值計,DFJePlanet擁有的股權價值則超過了10億美元,真可謂是點石成金。並且,其作為第一大股東,還成功的完成了對百度公司最高權力機構 – 董事會 – 的控制。除去五名董事中的兩位獨立董事丁健(亞信)和Greg Penner(葛列格.潘納,Peninsula Capital[半島資本],百度第三大機構股東)外,剩下的三名董事中,有兩名都來自DFJ ePlanet: Asad Jamal(阿沙德.賈馬爾,德豐傑e星創始人、主席兼常務董事。其親自出馬,可見對百度的重視程度。)、Jixun Foo(德豐傑e星董事)。

2。 公司創始人李彥宏和徐勇

在分別套現約25萬股(以開盤價計,達1650萬美元)和約16萬股(以開盤價計,也有近千萬美元)後,二者依然將各持有百度公司22.9%和7%的股權。也就是說,他倆都將成為新的億萬富翁,步入華人科技新貴行列。

3。 承銷商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和高盛(Goldman Sachs)

這兩家公司不但要收取高額的服務費(7位元數以上),而且有可能獲得部分股票的優先認購權(這幾乎是上市服務商公認的特權)。兩項收入相加,必然使二者收穫頗豐。

4。 其他機構股東

伴隨著股票的瘋漲,包括Integrity Partners(誠實合夥投資公司,持股9.7%),Peninsula Capital(半島資本,持股8.5%)、IDG Technology Venture Investment(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持股4.2%)、Google(上市前持股2.6%)等在內的機構投資者也將有機會獲得很好的回報。

5。 百度公司高管其部分員工

公司高層管理團隊成員大都有約1%的股權,其中:CTO劉建國0.9%、CFO王湛生1%、COO朱洪波1%、副總裁梁冬0.4%。而其他員工的持股量估計在幾千至幾萬股之間,總的來說,都有不錯的回報。

幾家歡喜幾家愁:輸家們

技術是為大眾、為生產服務的,所以,作為一個科技類公司,百度的上市並談不上誰是輸家。如果真要說的話,國內的搜索技術公司和在高位持有百度股票的人,算 得上是輸家。前者由於百度的迅速壯大,將日益感到越來越強的競爭壓力,從長遠看,還有可能會被擠出中國搜索市場。而對於後者,一旦百度的股票大幅下跌,其 直接的經濟損失也將是非常慘痛的。

特殊情人:Google會收購百度嗎?

總的來說,我認為Google收購百度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為了更好的實現自己的戰略,它或許會部分地增持百度的股權。因為:

1。 百度目前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大都模仿Google,並且從產品線來講,還不及Google豐富和全面。因此,Google完全沒有必要花錢收購一個與自己相似、卻又比自己弱小的百度。而且,Google很重視自身品牌建設,如果收購百度,也不便於整合。

2。 雖然百度現在在中國市場處於老大地位,但Google在全球的影響力和技術上的優勢地位,依然是百度短時間內所達不到的。在Google, MSN Search, Yahoo! Search,Alexa等搜索大腕的夾擊下,百度成功走向世界的難度可想而知。而這些公司卻會慢慢的向中國市場滲透,一點一點的蠶食百度的市場份額。像 Google這樣強大的物件,非常有可能在中國奪取在全球一樣的霸主地位。那麼,對於一個可能會敗在自己手下的對手,Google收購百度又有什麼意義 呢?

3。雙方是競爭對手,但也並不排除合作的可能。百度畢竟紮根中國市場多年,有比較豐富的行銷和關係資源,而作為以技術見長的Google,要想更順利的進 入中國市場,與百度的合作也是非常有戰略意思。而如果Google能通過增持百度股權而派駐一名成員進入董事會,則將是可行的手段之一。

4。 百度上市後,股票價格飛漲,收購成本非常之大。就算Google有收購百度的意願,也不可能選擇在近期下手。

5。 從前段時間Google聘用前微軟副總裁李開複組建中國團隊這一事件來看,Google是打算是中國市場大展拳腳的。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Google對收購百度,並沒有多大的興趣。

事後煙:幾點值得注意的地方

1。 首先要說的是,此次上市的是在開曼群島註冊的Baidu.com, Inc(百度公司),不是在中國經營網站及線上廣告的Baidu Netcom(百度網路,我們熟知的www.baidu.com就是由它負責)或經營搜索技術服務的Baidu Online(百度線上)。而前面也說了,Baidu.com,Inc和Baidu Online都是外資公司,而Baidu Netcom是在中國的有限責任公司,兩者在中國在的待遇和權利是大不相同的。這一點請大家一定要搞清楚。

2。董事會一般來說都是股份制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而在百度,李彥宏包括其他高管無一人進入董事會!這說明在百度,投資者的權力是十分大的。而 Google公司的九名董事中,有三名來自Google,兩名創始人都榜上有名。百度五名董事分別為:Asad Jamal、Jixun Foo,來自DFJ ePlanet[百度第一大股東],Scott Walchek(斯柯特.沃爾切克,來自Integrity Partners[正直合夥投資公司],百度第二大機構股東)、Greg Penner(葛列格.潘納,獨立董事,來自Peninsula Capital[半島資本],百度第三大機構股東),以及亞信(AsiaInfo)的丁健(獨立董事)。

3。根據百度公司提供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的招股說明書可以知道,此次在美國上市發行的是僅對應A類股的ADR。因此,A、B股並未完全進入流通。並且,絕大多數的股票都接 受了“鎖定”(Lockup)限制,這此期間之前,股票的可操作性和可轉換性很低。“鎖定”限制期共分兩個部分,前一部分為180天,後一部分為540天 (即三個180天)。按規定,每180天后,允許有25%的股權可以正式進入流通。720天后,全部實現流通。界時,百度(BIDU)才可以算得上是真正 可以在NASDAQ公開市場上自由交易的股票。

4。 鑒於美資在上市後的公司中的持股比已超過51%,其中DFJ ePlanet(美國加州)25.8%,Integrity Partners(美國加州)9.7%,Peninsula Capital(美國密歇根州底特律)8.5%,IDGVC(IDGVC植根於中國,但其母公司IDG來自美國麻省波士頓)4.6%, Google2.6%(上市前,美國加州)。 故而,百度準確的說應該是一家由華人創辦的、專注于在華業務的美資搜索引擎技術公司。

5。 DFJ在美國政府中的關係不簡單。該公司的前身 – Draper投資公司 – 的創辦者William H Draper將軍,曾在二戰後的美國政府中擔任過各種高級職務,官至美國陸軍次長。並且是主持戰後日本和德國經濟復興的重要人物(馬歇爾計畫)。此人在美 國風險投資界也頗為有名,是西海岸最初的一批風險投資專家。該機構在此次百度上市事件中必定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像高盛(Goldman Sachs)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這樣的華爾街頂尖大鱷會如此賣38歲的技術青年李彥宏的帳,我想除了錢的原因外,DFJ的關係也起到了一定 的作用,呵呵。

6。A類股和B類股有不同的表決權,後者是前者的10倍。而B類股的限制性分配,使李彥宏(他一人持有的B股就超過了 550萬股),徐勇,劉建國,朱洪波,DFJ ePlanet等獲得了控制公司的優勢。只要他不出售其擁有的B股股權,那麼,他們在百度公司將一直保持有非常高的表決權。

7。 為保障自己的利益,李彥宏、徐勇、劉建國等幾位最大的個人股東都成立了專門的公司來實現對自己股權的管理。

8。 百度公司最神秘的地方在於Baidu Online和Baidu Netcom的關係。它們由一些未公開的契約聯繫在一起,外界對其瞭解甚少。希望對百度也更深入瞭解的同志,可以從這裏下手進行研究。

9。 風險投資這樣的金融資本在新技術公司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裏有它積極的和值得肯定的一面。但與此同時,這些投資商對科技公司的控制力也越來越強大,在中國的IDGVC就是個例子。這些都充分的體現了貨幣資本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支配地位。

原文引自:http://alexhuang.org/?p=3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做為在美國註冊、美資控股的地地道道的美國企業百度公司,如果將評價Google和Baidu的IT精英都攻擊為“賣國賊”,那只能令人對百度更加失望。一家公司如果從骨子裏就開始邪惡起來,那真是說什麼都是對牛彈琴了。

是的,我們的確讚揚Google,那是因為Google的信條“Don't be evil”至今都沒有改變過,我們看到的Google是一家真正令人敬佩的年輕企業,這些是其他中國互聯網公司所永遠無法理解的。

百度要是真的想要從良,那麼就應該拿出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實際上KESO對於百度的評價很多都是正面的,是希望百度能夠越來越好的,比如下面的附文,希望百度能夠理解KESO的苦口婆心,實際上是希望百度不要在一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附文:KESO:百度在變,但真的可以從良嗎?

這只是我的一種感覺,問問周圍的人,似乎也都有類似的感覺,那就是百度在變。無論是“金蘋果”全球創想大賽,還是印度洋海嘯賑災公益廣告,似乎都在透露著一點什麼,即百度正在試圖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企業。

原 本對百度的印象並不好,有幾個原因。2001年,百度作為新浪的搜索提供商,忽然爆出欠費停機事件,實際上是百度急於從後臺走到前臺的一次表演,但給人 的感覺是,這家企業有點無賴。接著,百度推出競價排名,讓廠商花錢購買搜索結果。競價排名原本也沒什麼,GOTO.com(即後來的Overture)就 已經開始做這事兒了,但李彥宏把它昇華成了“自信心定律”,又叫“搜索引擎第三定律”,這就有點“邪惡”的味道了。這個第三定律實際上是對李彥宏前兩條定 律,即相關性定律和人氣質量定律的一種反動。2002年我曾在《敬佩Google》這篇文章中說過:

事實上,他們所謂的自信心與其所推崇 的先進技術是相互抵觸的。一個原本搜索排名就名列前茅的網站,不會為獲得一個更高的排名而付費,肯付費的,一定是排名 落後的網站。落後的網站通過付費獲得的較高的排名,讓再先進的技術都變得毫無意義。出賣搜索結果,實際上是在出賣用戶對搜索結果公正性和科學性的信任,或 者說,是金錢對技術的嘲弄。

實際上,百度搜索的技術優勢,正是被無節制的競價排名給破壞了。再後來,百度與3721的插件之爭,百度搜索聯盟等舉措,進一步強化了我對它“邪惡”的印象。邪惡可能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常態,他們相信,不邪惡就無法獲得利益,自己不邪惡就無法阻擊競爭對手的邪惡。

我 說不清從什麼時候開始,百度給我的感覺開始出現變化,這是一種讓我感到高興的變化。在解決了生存問題以後,百度開始著手解決自己的形象問題了。我想, Google的存在,可能是這種變化的一個主要誘因。像Google那樣從公司一成立,就把“Don't be evil”寫進自己的信條的企業,畢竟不多。當一個企業開始關心自己的公眾形象,無論如何都算是一件好事,是值得贊許的。

當我越來越多的朋友,紛紛成了百度的員工,當百度最大競爭對手的資深員工,也心甘情願地跳槽到百度,可能反映出某種文化的感召力。

做 一家賺錢的企業不易,做一家既賺錢又令人尊敬的企業,更難。隨著百度對中國互聯網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百度所肩負的責任也越來越大。在用戶和錢誰是上帝這 個問題上,大部分國內企業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錢。因此即使他們明明知道自己在作惡,為了錢他們仍然要堅持作惡。如果李彥宏徹底想明白了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的 關係問題,百度就有可能從邪惡的中國企業中脫穎而出,躍進到一個嶄新的層次。

大多數中國企業,也希望改善一下自己的公眾形象,所以他們常 常自己不再直接作惡,而是暗中慫恿別人替它作惡。這樣的例子很多,幾乎所有的網站聯盟、廣告聯 盟、移動夢網,都是這樣的操作手法。其實,這只是一種小算計,是利用別人人性的弱點來為自己謀取利益。最終損害的,仍是企業的形象。

百度已經搜羅了一大批出色的技術人員,它應該有能力為中國線民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技術,更好的用戶體驗。這是一件令人充滿期待的事兒。

還從來沒有有一家中國企業能讓人由衷地敬佩,現在,百度面前就擺著這樣一個機會。

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384.html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lk100s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