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2008-10-25
    * 【中時電子報/林上祚/台北報導】

錢,快要燒完了!金融財團二次金改過程,靠舉債併購公股銀行,如今一一現出原形。

元大集團購買復華一七%股權,七成資金來自舉債;台新三六六億元併購彰銀,其中二百七十億元來自新橋資本;中信集團加碼開發金的一百億元資金,幾乎全部向銀行貸款。

根據金管會資料,十四家金控當中,台新金、中信金、復華金與國票金董監事質押比最高,這四家剛好也是二次金改傳出弊案的幾家業者。

金融主管機關在金融整併過程,縱容業者以高財務槓桿以小吃大,業者花小錢就能吃下上兆元的公股銀行,自然得「回饋」扁家。

台新金併購彰銀過程,最讓外界詬病的,是財政部修改遊戲規則,允許投標業者以發行特別股方式籌資。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財政部原本設定彰銀賣給外資,卻在投標前夕政策急轉彎。」

台新金用三百六十六億元價格,買下總資產一.三兆元的彰銀,其中二百七十億元,來自於美商新橋認購台新金特別股與公司債。殷乃平認為,從台新金當初的財務規劃可以看出,台新金資本水位根本吃不下彰銀,財政部卻仍同意讓台新金得標。

更妙的是,美商新橋二百七十億元資金,其中二百億,居然是從兆豐銀行借來的。新橋當初認購台新的股價是十八塊多,如今台新金股價連五元都不到,新橋質押在兆豐的台新股票,隨時有可能被斷頭。

元大集團併購復華金,一樣有過度槓桿的問題。立委潘維剛曾質疑,元大透過旗下的資本額只有十二億元的尊爵投資與裕陽投資,買進復華金一七%股權(市價約七十億元),其中七成資金來自於舉債,「等於用十二億元,取得復華金三千億元資產」,當時前金管會主委龔照勝,也要求元大須降借款比率。

中信金二年前違法插旗兆豐金,沒拿到經營權,卻因為兆豐金股價跌破十元,投資兆豐金帳面損失,高達三十億元。所幸最近國際會計準則變更,股票投資損失,可以不必列入損益,中信金獲得些許喘息機會。

然而,中信集團另一家金控開發金,就沒有這麼幸運。辜家二少辜仲瑩五年前走官邸後門,贏得開發金經營權,卻在入主開發後,被官邸逮到準備拿錢買國民黨中投,入主復華金。

民進黨政府一方面圍堵國民黨出售黨產,一方面授意元大金買進復華金。辜家在政治上的背叛,導致民進黨政府以一五%的高標,要求中信集團加碼開發金。

中信集團為了加碼開發金,以景冠投資與興文投資二家公司名義,向台灣工銀為首的銀行團借了近一百億元。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力挺辜仲瑩,個人股份質押張數也愈來愈高。

銀行團主管表示,景冠、興文當初買進開發金的成本,每股一二.五元,如今股價腰斬只剩六元,很多參貸銀行都在關切辜二少的還款能力,所幸,主要債權銀行台灣工銀董事長駱錦明,看在辜家世交關係份上,不會逼著辜仲瑩增提擔保品。

當然,玩槓桿最嫻熟的,莫過於耐斯集團負責人陳哲芳。陳哲芳利用淨值為負數的寶華銀行旗下的寶華租賃投資國票金,取得國票金經營權,等到政府接管寶華銀,寶華早已將旗下的寶華租賃,轉手給耐斯集團的寶田公司,政府接手的只有寶華銀的負債。

現在,民營金控過度槓桿問題正在浮現,政府在紓困的同時,是否該要求他們交出經營權,正考驗著劉內閣的智慧。

購併黑漆漆 國家競爭力慘兮兮

【林上祚/台北報導】

二次金改推動四年,台灣銀行健全度一路滑落,已經成為拖累國家競爭力元凶。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四年前亞洲地區最具競爭力國家(全球排名第五)一路倒退,今年已落居第十七名,銀行健全度在一百三十四個國家中,更落居第一一七名。

根據WEF全球競爭力報告,台灣在五年前,全球競爭力還是亞洲之冠,沒想到五年來一路下滑,已經被港、星甚至韓國超越。今年在全球一三四個國家當中,排名已掉到第十七名,在亞洲地區落後新加坡(第五)、日本(第九)、香港(第十一)和韓國(第十三)。

台灣金融市場成熟度,全球排名第五十八名,是拖累台灣整體競爭力元凶,台灣金融家族化情形日趨嚴重,家族死抱著經營權不放,更不利於台灣金融業公司治理。

前財政部長林全,為了推動二次金改,前往紐約、倫敦舉辦說明會,外資誤以為民進黨政府真的有心出售大型官股銀行,涉入後才發現,三商銀等公股銀行,早就被民營財團卡位卡死。

一位外資銀行說,台灣政治力介入公股銀行整併問題嚴重,從彰銀併購案,台新擊敗淡馬錫就可以看出。

二次金改淪為第一家庭洗錢工具,金融界與學界無不搖頭。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公股銀行釋股,如果要朝著國際標準走,招標過程一定要透明化,彰銀第一次公開釋股,政府提供給投標商彰銀的財務資料,根本沒有把彰銀的隱性壞帳攤開在陽光下,投標廠商拿不到正確資料,只好各顯神通,找會計師或是私家偵探調查,也不敢出高價錢,結果開出的價格過低流標。

另外,招標規則也不能任意改變。殷乃平說,彰銀第二次釋股,投標前夕才公布,得標廠商可以發行特別股等第二類資本,這項規定明顯有利於台新,「畢竟,所有投標外商都是自己掏錢,只有台新是用借的。」外商銀行在投標過程,如果覺得被騙,就會對投標台灣公股銀行興趣缺缺。

扁珍喬人選 銀行高層多酬庸

【唐玉麟/台北報導】

「二○○四年五月廿日陳水扁連任總統後,國營事業高層人選名單,均是府院決定的。」一名財金高層感嘆地說。這些公營銀行或民營化公股董事長、總經理人選,甚至副總經理人選,都是上級「喬」出來的,充滿濃得化不開的政治酬庸味。

其實,自二千年政黨輪替,陳水扁擔任總統後,這八年來,公營銀行高層人選,除了前證交所董事長吳乃仁、詹彩虹夫婦、前第一金董事長陳建隆、宗才怡夫婦外,最具扁珍指標人物的有鄭深池、呂桔誠、林誠一、張兆順等人,行事作風共同特色是,服從性高、低調再低調。

在財長顏慶章時期,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女婿鄭深池「空降」轉任交通銀行「公股」董事長,為金融圈「金融綠化新教父」最典型指標。

後來,中國商銀與交通銀行合併為兆豐銀,在財長林全時期,鄭深池擔任兆豐金「民股」董事長,除了年薪四百萬外,另可坐領一年民股董監事酬勞一千萬元,不必上繳國庫,以及規避赴立院備詢,備受在野立委質疑。

尤以二○○六年六月兆豐金董監事改選時,鄭深池主持股東會先通過「解除公司董事競業禁止限制」,讓中信金人員擔任兆豐金董事,「門戶大開」,以利中信金可掌握兆豐金客戶的授信客戶、利率等商業機密資料,為中信金插旗兆豐金舖路。

在扁系金融王國中,擔任公股銀行董事長年齡最大者,非林誠一莫屬。林現任中華開發金控董事長,在二○○六年三月卅一日由誠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轉任開發金控公股董事長迄今,與開發金總經理辜仲瑩?,搭配良好。

當時財長是呂桔誠,強調林誠一擔任開發金董事長,是具有金融與法律專長。但外界普遍認為,林誠一擔任誠泰銀行董事長時,發行阿扁信用卡,與陳水扁關係淵源深厚。

雖然,財部頒行公股銀行董監事管理要點,明定派任公股董監事年齡不得超過六十五歲,但林誠一派任為開發金公股董事長時,卻是六十八歲。雖屢遭受立委質疑,但財部卻大剌剌地說,林誠一是兆豐銀法人代表不受此要點限制,典型是因人而異和稀泥放水。

素有第一家庭會計師之稱的張兆順,空降擔任各公股銀行董事長,均採取組織改造,或進行增減資動作,他擔任僑銀、台企銀、第一金董事長時,與購併案如影隨形,令行員坐立難安。張兆順在二○○四年七月擔任華僑銀行董事長時,進行增減資,引進寶來集團大股東;二○○五年八月主動請辭僑銀董事長,不及二年,寶來脫手,花旗銀順利購併僑銀。

扁政府對公股銀行高層「政治酬庸」歪風,引發「忠於主子」盲目履行職責弊端,卻由全民承擔苦果。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Focus/2007Cti-Focus-Print/0,4640,9710250061%2097102502%200%20112530%200,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lk100s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