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9-04-23)
●楊沐
中國在新加坡的上市公司已有151家,佔新加坡上市的300家外國公司的總數的50%。如加上香港的49家,台灣的18家,則共達218家,佔總 數的近73%。華人佔78%的新加坡社會,自認為懂中文,了解華人企業,對中國的崛起,東亞經濟的發展,投入了很大的熱情。中國的上市公司,華人的上市公 司,一度成為新加坡股市中的亮點。
但這一年來,S股的總股價已下跌了70%。對照上海股市,在中國經濟可能首先走出世界經濟下跌趨勢的鼓舞下,上證指數已從去年11月的1600多 點,上升到2500點,可新加坡的S股復甦乏力。新加坡的股民看著股價和公司報表,對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公司(S股)的真正的實際績效越來越疑惑:這些報 表可信嗎?
為何不能用現金分紅?
特別是在近幾個月,中國金屬(Ferrochina)、化纖科技(Fiberchem)、妍華控股(Beauty China)等一些上市公司連續出事。如果看這些S股的報表:龍旗控股(Longcheer Holdings)、臨沂震元紙業(China Paper Products)、思念食品控股(Synear Food)、中華環保(Sino-Environment)、長天集團(Changtian Plastic & Chem),中國鴻星(China Hongxing Sports)、嶸燊集團(China Milk)、力恆化纖(Li Heng Chemical Fibre)、天宇集團(China & Sky Chemical Fibre)、營養集團(Celestial Nutrifoods)、化纖科技等,平均每股所持有的現金,無不大於或接近於每股的股價。
新加坡的股民百思不得其解:既然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中國政府4萬億元的財政組合,已初步取得成效,這些公司又有這麼多的現金,股價這麼低, 為什麼他們不能用公司的現金購買自己的股票? (甚至有的公司的大股東還在拋售自己的股票?)為什麼他們不能像大部分西方上市公司那樣,在股市大跌時,亮出自己的現金,給股民分紅,增加股民對公司的信 心? (家居樂控股Cacolar Furniture已經宣布要拿出利潤的20%分紅,但至今還沒有兌現,也沒有作解釋。)
從中國的A股市場看,2005年到2007年,實現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分別達到621家、698家、779家,佔當年上市公司總數的比例分別為 45%、48%和50%。現金分紅總額分別為729億元、1163億元、2757億元。客觀地說,情況在逐步改善,現金分紅規模在逐年增加。但和國際市場 比,2007年A股分紅,佔A股公司當年淨利潤9483億元的29%。而英國,日本,香港的股市分紅,一般占淨利潤的40-50%。
陳舊的思維和分配模式
2008年中國企業面臨國際和國內的困難環境,多數上市公司現金壓力較大。據中國《證券日報》的統計,1604家A股上市公司,2008年前三個季度的未 分配利潤,已經達到1萬7788億元,但在2008年的年報中能推出現金分紅預案的公司至今不到上市公司的10%。中石油、中石化、中國銀行、工商銀行、 建設銀行2008年前三季度的未分配利潤都超過800億元。中國人壽、包鋼股份、中國神華等18家公司的未分配利潤都超過100億元。但是,這些大型公司 也都或者不分紅,或者分紅很少。
中國在改革開放前是所有的財富都集中在國家手中的計劃經濟。幾千年的皇朝時代,更是普天之下,莫非皇土?改革開放後,老百姓和私人企業,開始有了 逐步增大的個人財富空間。但是,總體來說,國家的分配政策始終還是向國家和國有企業傾斜的。近20年中國GDP年均增長10%,而國家稅收年均增長 20%。
有人說,影響上市公司分紅的主要因素是中國企業資本擴張的迫切要求。那為什麼同樣有資本擴張需求的西方的上市公司,不會不分紅。筆者認為,更重要的是中國 至今所流行的仍然是重國家、集體,輕個人、家庭的思維模式和分配模式。經濟一緊張,現金流動一困難,首先想到的是保國家、企業。而投資者的利益,股東的利 益又被丟到一邊了。
其實,現在的中國已經置身於現代的市場經濟,中國企業所面對的已不僅是中國股市,而且是香港股市、美國股市、新加坡股市。在這些股市裡的邏輯是: 投資者進入股市的目的是盈利,或者通過股票的升值,或者通過分紅。當投資者持有的股票所得到的分紅,高於銀行利息回報時,即使股市面臨整體的下跌風險,也 沖不跨投資者對這一股票的信心。只有保證了投資者的利益,投資者才有信心去繼續支持企業,這才有企業利益的保證。企業的擴張需要資本,單靠自己的資本積累 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有了信譽的企業,才能有通過信貸,債券和股市等各種金融工具進行進一步融資的資格。
如何重新獲得股民信任
為了鼓勵上市公司建立長期分紅政策,進一步完善推動上市公司回報股東的現金分紅制度,中國證監委在2008年10月9日正式發布《關於修改上市公 司現金分紅若干規定的決定》,明確規定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條件是“最近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
中國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和在香港、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不同,多數是中小規模的私人企業,缺乏對分紅、對保證股東和投資者利益的認識,往往在這些企 業中表現得更嚴重。新加坡的投資者都看到,像中遠投資(COSCO Corporation),揚子江船廠(Yangzhijiang Shipbuilding)這些規模較大的企業,分紅較正常。為了促使中國上市企業的分紅,促使更多的中國的好企業到新加坡上市,也許新加坡證交所也需要 對中國在新加坡的上市企業有些特殊的強制性分紅的規定。
這一場從美國開始的金融危機,加快了中國從經濟總量上超過日本、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時間表。但中國的企業、中國的思維模式,還有許多方面,須要改進。中國能跟得上這一時間表嗎?中國的上市公司能重新獲得新加坡股民的信任嗎?請亮出你的現金吧。
作者是東亞所中國項目協調人、資深研究員
http://www.zaobao.com/yl/yl090423_501_1.shtml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