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2008-12-12
* 【中時電子報】
全球景氣衰退,外資大型金融機構近2-3個月以來,先後宣布組織人力縮減消息。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投資銀行部門,據悉,過去幾年來,為台灣投銀年度排行榜常勝軍的3大投銀,現今都精簡到由最資深主管「一夫當關」。
拿下宏碁併捷威、億豐窗簾100%賣給私募基金CVC、參與私募基金隆力、SAC,先後取得安泰銀與萬泰銀主導性股權等大型指標併購承銷財務顧問案的花旗環球投資銀行,其過去交出的成績單,雖有目共賭,然而,近日花旗投資銀行內部宣布一項重大人事調動,也震撼了投銀圈。
原負責台灣科技、電子產業客戶為主的董事總經理李明山,確定將轉調花旗投銀上海,他是第1位以台灣人背景,負責中國投銀市場的主管,可見花旗對於台灣本地培養出來的專業金融人才,仍相當賞識。
但與此同時,花旗環球投銀去年甫自摩根士丹利延攬,回鍋花旗的投銀圈好手也已離職,目前花旗環球投資銀行台灣區所有業務,將全由董事長杜英宗一手包辦,成了只剩一人主帥,卻少將兵的窘況。
台灣投銀主管一夫當關的現象,除了花旗環球外,客戶名單包括台積電等科技產業大型客戶的高盛,也是如此。目前台北辦公室由高盛台灣區總經理張嘉臨,統攬所有產業客戶的業務,如果業務上需要人手協助,再從香港或其它地區派人力支援。
另一方面,早前於市場上釋出訊息,要延攬台灣區投銀主管的美林,最新消息指出,目前此人事案已經暫緩,得視與美國銀行整併的進度,及市場最新發展狀況而定。
此外,先前有意再增聘一位資深投資銀行圈主管的摩根士丹利台灣投資銀行,雖然過去幾年在台灣投銀年度排行榜上,高居龍頭寶座,但目前台灣地區所有投銀產業客戶的業務,也先只由摩根士丹利台灣區總裁郭冠群一人負責統御。
在這一波金球金融海嘯的衝擊下,首當其衝的投資銀行面臨的這種窘狀,恐怕還要再撐一陣子才有調整改變的機會。
新聞分析/高風險高壓力 投銀飯碗不好捧
【黃怡錦】
外資金融圈的高薪,一向令人稱羨,其中薪酬待遇最高者,就屬私募基金、投資銀行與私人銀行,資本市場行情佳時,大型投銀業務量大,投銀資深主管年度分紅,動輒新台幣上千萬元;然而,高薪的工作要求也高,一旦市場行情重挫,投銀的人力需求調整速度之快,也讓人嘆為觀止。
次貸風暴於去年第4季發生以來,外資投銀圈就陸續出現流動現象,原負責美林投銀台灣區業務的邱文友,轉戰直接投資部門後,便長駐香港;德意志銀行挖角宋雲峰負責台灣投銀業務,考量到著眼大中華台商市場,也將其派駐於香港,再視業務需求往返台灣、大陸等地。
外資投銀產業進入門檻高,要有名校背景加持,由於主要是客戶關係的業務導向,累積的資歷,也須有參與過大型指標承銷交易為優。
這是金融圈的精英組織結構,台灣投資銀行的人力配置,通常會將科技、電子,與金融產業(FIG),分別各交由1名業務主管負責;若當年度能完成內部預定的交易規模目標,bonus則可達數10萬美元,最高層投銀主管甚至可領到上百萬美元。
然而,有別於私募基金投資案投資期間,動輒2- 3年,投銀業務壓力在於每年檢視成績,一旦資本市場不佳,企業又無籌資或併購財務顧問需求,人力需求影響也最直接。
花旗近日宣布將台灣投銀董事總經理級好手,轉調花旗上海辦公室,足見外資在全球投銀資源有限下,更會將有限資源,放在重要市場的策略。
也因此,頂尖投銀釋出好手,以前想挖角都很難挖到的人,現在可用比先前便宜的薪酬邀到,一些歐系投銀也準備逆勢擴張,鎖定前雷曼兄弟、花旗環球、高盛、美林等外資投銀資深好手,展開挖角。
但在經濟景氣不明確的環境下,投身投銀,雖然有高薪的誘因,但本身選擇這行業,就是高風險的生涯規劃投資;因此,要進入這一行,隨了要有三兩三的實力,也得要有隨時捲舖蓋走人的心理打算。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Focus/2007Cti-Focus-Print/0,4640,9712120051%2097121205%200%20105923%200,00.html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