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敗為勝 今生金飾強打偶像牌締佳績 從1995年打出首支廣告開始,一連虧了八年,
差點關門大吉;經谷底翻身,蔡國南點滴在心頭…

記者陳怡君/報導

今生金飾去年被票選為第二大品牌金飾,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品牌差點被股東放棄。從幾乎要撤出市場到轉虧為盈,對今生金飾總經理蔡國南來說,可說是「點滴在心頭」。

每逢西洋情人節、母親節、七夕三大檔期,打開電視就可看到不同的品牌金飾偶像明星代言廣告,讓消費者眼花撩亂,也象徵國產品牌金飾競爭激烈。今生金飾因為請到小天后蔡依林代言,這陣子更是高度曝光。

去年世界黃金協會委託輔仁大學進行品牌金飾的調查,受訪的1,100多個消費者,在有提示的情況下,印象最深刻的品牌金飾是今生金飾,第二名是鎮金店。在沒有提示的狀況下,今生金飾的排名則與鎮金店互換。

無論是第一還是第二,這樣的成績,都讓蔡國南相當開心,顯示這幾年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

提到國內品牌金飾的竄起,就不得不提到港商鎮金店justgold。該品牌1994年進入台灣時,以嶄新的行銷手法及品牌形象立刻席捲台灣市場。蔡國南當時經營金飾加工廠「蔡千足」,先在桃園成立示範店,接著又與良和、中壢楊源美等五、六家銀樓,合資成立今生金飾,展開反擊行動。
 

通路策略 轉虧為盈
蔡國南說,一開始今生金飾依照鎮金店的作法,先走百貨通路,但結果不如預期。分析當時通路決策未達理想,蔡國南認為,關鍵就在百貨專櫃有抽成,業績須先達到一定規模才行。

檢討通路策略後,今生金飾加強與既有的上百家銀樓業者合作,目前合作的經銷商店數已達200多家。

今生金飾1995年打出首支廣告,第一年就虧2,000多萬元,一連虧了八年。直到二、三年前,才轉虧為盈。

蔡國南說,前八年,今生金飾都是找專業經理人經營,包含他在內的所有股東從不過問、干預。但歷經兩位「專業經理人」的經營,公司的毛利卻低於成本,幾乎是賠本賣,今生金飾差點關門大吉。

到了2001年、2002年,蔡國南不捨今生金飾就這樣結束營運,決定自己跳出來經營。他說,公司有固定成本,要賺錢,不是提升營業額,就是提高毛利率。但國際金價是透明的,品牌金飾頂多賺加工及設計費,提高毛利率不易。
 

置入行銷 強化品牌
為了強化品牌,今生金飾2002年和轟動東南亞的偶像劇《流星花園》合作,首創品牌金飾置入性行銷。接著2003年,又請到伍佰代言,以男性代言人塑造品牌特色。

去年為了讓品牌更具時尚感,並替進軍海外鋪路,今生金飾找了港星陳小春當代言人,果真在香港打響知名度。

等到品牌打下基礎後,今生金飾今年又回歸品牌金飾市場的主流消費者──女性,斥資近八位數字找蔡依林代言,要在競爭激烈的品牌金飾戰場,更加鞏固地位。

現階段,今生金飾希望以黃金、K金、銀三大產品線站穩腳步,未來則希望把K金外銷到東南亞、日本或大陸。蔡國南認為,符合亞洲市場的K金產品仍不多,市場很有潛力。

曾有上海、廣州廠商想爭取代理今生金飾的K金系列,但蔡國南認為,不如等時機成熟後,親自去開發大陸市場,更妥當。

學徒出身的蔡國南,國中畢業,但獅子座的他很拚,當師傅時常把訂單帶回家加工到半夜1、2點,二、三十年前年薪就接近100萬元。24歲買房子,27歲開金飾加工廠,與老婆一起奮鬥。

沒有高學歷,蔡國南念的是「社會大學」,從血淋淋的經驗中汲取教訓。五年前,他還另創「沸舞金」金飾品牌,請徐懷鈺代言。
 

研發產品 不吝投資
但當時金飾市場尚未年輕化,鎖定16歲至22歲族群的這個品牌,走傳統銀樓通路已先錯一步。加上產品變化達1,000多種,更讓銀樓店家不願花時間推銷。

有了之前慘痛的經驗,如今蔡國南經營今生金飾更為踏實。他強調,商品開發是火車頭,因此他不吝惜投資,每個月產品開發要花上100萬元,是行銷費用的好幾倍。

歷經谷底再翻身的今生金飾,未來將要走出更寬廣的路,替台灣自創品牌金飾爭一口氣。

【2005-02-18/經濟日報/A16版/副刊企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lk100s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