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 郝明義


2007 年8月中旬,高談文化的許麗雯女士打電話來,希望一見。當時我正在忙於金石堂事件的報告,但因為是個可以和凌域經銷的出版社見面的機會,一方面可能有助於 我了解凌域倒閉與金石堂影響的關係,另一方面也可以幫我思考,身為出版同業,對凌域旗下的這些出版社有什麼可以幫助的地方,所以赴會。

我那天聽她敘述了情況,也看了一些資料。雖然不能光聽一面之詞,但是從她所敘述的情況,以及從其他方面 綜合得來的資訊,讓我後來在報告中得以寫出「凌域的週轉不靈、倒閉事件,自己本身有其長期累積的經營上的問題,以及由其往來出版社傳出來之種種其他問題, 金石堂對凌域倒閉事件有其影響,但不應是唯一因素」。

9月,探索文化等四家出版社對凌域提出「詐欺」、「偽造文書」、「偽造有價證券」等告訴後,我和許麗雯及另一位劉秋鳳女士又見了一次面。

我要說的是,這兩次見面所聽到她們敘述的凌域的一些情況固然匪夷所思,但是對她們自己財務管理之「粗 心」與「大意」,也深感震撼。所以,後來當她們說是要鼓起勇氣辦一個公開的說明會,讓這麼慘痛的經驗不致重演,其他同業不致重蹈覆轍,而邀我出席時,我接 受了,也不揣冒昧,在會前整理了一些大塊文化的經驗,以便給有需要的人做點參考。

公開發表了之後的週末,想到應該把原先寫的七點原則增為十點,各點再加上一些引伸說明,因而有了這個修改版,並定名為<出版社的十個財務管理原則>。
這篇文章雖然是從一個出版社的立場寫的,但後來想想,覺得也許也可以為出版產業的其他環節所參考。一併記在這裡。

我大學讀的雖然是商學系,但是對財務管理這些事情,並不感興趣,也不在行。即使當了出版公司的負責人,也仍然如此。因為不感興趣也不在行,我對財務管理這件事情,也就信守幾個最基本的原則。大塊的財務管理方法,就在這些原則之中。

一,一切透明。--財務工作,應該做得完全透明,有三個理由:
 1. 不致於有些東西只存在於少數人的腦袋裡,不小心成為黑箱。任何人接手財務工作,都可以立即上手。
 2. 經營績效,有所檢討的根據。
3. 沒有人能保證經營永遠順利或盈利,但是經營者應該保證讓投資者明白經營的實情。

二,一切合法。--對外,大塊從創立起,就只用一套帳。所以絕不少交一毛稅。對內,一切遵守公司章程。

三,內部制衡。--管錢的絕不碰帳,管帳的絕不碰錢。

四,按照合約行事。--對外一切收支,照交易的合約或備忘錄的條文走。絕不心存僥倖。不被佔便宜,也不佔別人任何便宜。

五,憑證至上。--任何收支,必須憑證至上。重視憑證,就絕不會接受或開立
虛假憑證。重視憑證,就會盡最大能力保護憑證──別人的,以及自己的。

六,支票給付,三方用印。--除了日常零用金,一切開支不論金額大小,一律以憑證抬頭,開立「禁止背書轉讓」的支票,或者指定銀行帳戶匯款給付以利事後查核。開立任何支票,要有財務人員、公司負責人、一名外部董事,共三方印章,各人分別使用。

七,重視「現金流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看財務報表,比起「損益表」,我和同事們更注意的是「現金流量表」。出版業對財務管理的前三個重點,就是「現金、現金、現金」。這是我參加美國一個出版論壇聽來的話,從此當作最高守則。
自己既然知道「現金、現金、現金」的重要,就應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該支付給別人的帳款,絕不拖欠。

八,不以任何理由讓私人帳戶涉入公司收支。--不論多麼善意或緊急的理由,都不可以。退一步來說,萬一真有不得不例外的情況,必須
1.
事先經董事會討論、同意,並留下紀錄。
2.
定好固定使用期限。期限屆滿,就結案留下報告。

九,任何借貸與投資,須經董事會同意。--不論金額大小,一旦事涉對外借貸,必須事先經董事會討論、同意,並留下紀錄。除了公司自己需要的不動產,不做其他業外投資。 

十,使用有公信力的會計師。--從 創立公司的申辦手續開始,到年度稅簽以及後來的財簽,我都找美國排名前五名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一切報表及管理,都照國際標準來。費用貴很多,有人也 許覺得我在花冤枉錢,但是我覺得需要。即使是創立的第一年,我也不認為自己是「小出版社」,而只認為是「新出版社」。「新出版社」對自己應該有新的期許。 

配合這些財務管理的原則,我們在業務上也有些相應的原則:

一,管業務的不碰倉庫,管倉庫的不碰業務。

二,書籍滯銷,我們定期銷毀,絕不以便宜行事的手段而流出市面,擾亂折扣。

過去二十年,是台灣許多出版社學習企業化的一個過程。但是在企業化的過程裡,新或小出版社往往重視編輯及業務的成長,遠重於財務的管理。小出版社又往往因為人力不足,給自己疏於財務管理的理由。但是我們應該知道,其實,正因為自己人力不足,或不善於財務管理,才更要注意財務管理的原則與方法;正因為成長中的公司資金不是很足,所以更不該以任何理由玩任何財務遊戲。

如果說商場如戰場,編輯、企劃及業務像是三軍部隊的話,財務就是後勤。而大家都知道,再強大的三軍,沒有相應的後勤支援,是打不了仗的。

我這裡提供的大塊的例子,是從一個不善於後勤,成績也並沒有多好的管理者的經驗,來說明他如何以簡單但容易理解的方法,來努力掌握自己的後勤狀況。對於我來說,使用這些原則,並不是什麼理想化的事情,而是面對現實不得不然的事情。這樣才能節省我的心力,去做其他我更擅長做的工作。

最後一點要說的是,出版業的進入門檻,相對於其他行業是非常低的──在台灣尤其如此。台灣小出版社林立,代謝率雖然高,新陳率也總是很高的原因,也在這裡。然而,今後想要再新進入這個產業的人,還是應該有一個認識。那就是,出版業的進入門檻再怎麼不高,也是在越來越高了。

專業知識的門檻在高,需要的資本門檻也高。對於成立出版社所需要的資本,不能再以十年前的標準來思考了。一如我們今天要在台北市買一棟房子,不能再以十年前的房價來思考。 沒找到適當而足夠的資本就開始進入出版,是從一開始就沒想好,也沒注意「現金、現金、現金」的原則。

註:本文為郝明義即將發表的<我們的黑暗與光明──台灣出版產業未來十年的課題>之附件四.<我們的黑暗與光明>將自9月17日起,在作者個人網站www.rexhow.com 上發表。其後整理為可供下載及傳閱之PDF檔。 歡迎回應與討論。未來如果根據讀者的回應而有所調整,則皆發表於www.rexhow.com 


我們的黑暗與光明

台灣出版產業未來十年的課題

郝明義

前言

一,過去二十年,台灣出版產業發生了什麼事?
  出版產業之發展,涉及五個環節
熠熠生輝的第一個階段:1987至2000            
由高原期而進入衰退期的第二個階段:2001至2006 
     

二,未來十年的課題之一:接受四個黑暗的事實   

,未來十年的課題之二:變革中創造光明     
  對於上游出版業者的期待
對於中游經銷業者的期待
對於下游書店業者的期待

後記    

                
<附件一:台灣1980年以來,歷年新書出版種數>
<附件二:日本出版社與書店的交易模式>
<附文三:台灣出版產業一次傲人的自律經驗>
<附件四:出版社的財務管理原則與方法>
<附件五:香港出版業者的建議與借鏡>
<附件六:日本北海道動物園的啟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lk100s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