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2009-01-17
    * 工商時報


     雙方存在不平等共生架構

    華碩去年第四季因庫存及匯率管理不當,單季虧損恐達20億至30億元,雖然華碩表示,去年11月已開始踩煞車,庫存在今年2月可恢復正常水位,但昨日英特爾舉行法說會中,指出電腦晶片庫存多集中在台灣及大陸等電腦製造廠,顯見英特爾與台灣PC業者的不平等共生架構問題,在不景氣的此刻已浮上檯面。

     其實,華碩在公佈去年第四季虧損的消息後,市場就接著傳出,英特爾將大量晶片庫存向下游主機板或OEM電腦廠塞貨的消息,且庫存水位金額高達40億至50億元以上。由於今年將實施第十號公報,庫存問題將直接衝擊主機板及OEM廠的財報,所以現在電腦業者只能停止採購動作,並利用通路銷售及降價的力量,快速將庫存壓力去化。

     旺季缺貨.不景氣硬塞貨

     過去幾年,英特爾一直穩居全球電腦晶片龍頭寶座,市佔率高達8成,所以沒有任何電腦製造廠敢得罪英特爾,否則一旦英特爾減少供貨,就會對業績造成影響。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去年英特爾推出 Netbook用的Atom(凌動)處理器後大熱賣,二線及三線廠商一直無法取得足夠的Atom處理器,只能眼睜睜看著一線大廠如華碩、惠普、宏碁等,獨佔Netbook龐大商機。

     不止Netbook市場有這個問題,過去四年之中,每次到了下半年的電腦銷售旺季,英特爾的筆記型電腦平台處理器就會傳出缺貨消息,英特爾也都利用此一機會,將一些銷售不佳的晶片,一起綑綁銷售給電腦廠商。英特爾雖然要靠著電腦業者才能有如此好的獲利,但電腦廠商自始至終,都只能跟著英特爾的腳步來走,所以這種不平等的共生架構,在不景氣的此時,只能默默吃下英特爾塞進來的貨,成為國內電腦廠商最頭痛的問題。

     廠商開口拒絕的時候到了

     其實也有許多業者想要突破英特爾的「封鎖」,但不論採用超微或威盛的解決方案,或多或少都會被英特爾「警告」,在電腦銷售旺季時,拿不到足夠的處理器。而這回因為全球景氣低迷不振,電腦廠為了求生存,終於跨出了第一步,開口拒絕英特爾的塞貨動作,讓英特爾不得不在本季度,大幅降低產能利用率來共體時艱。所以,電腦廠商或許該利用此一機會想想,如何讓共生架構轉換到平等的方向,才能在景氣復甦時,分享到更多的利潤。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20501+122009011700138,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lk100s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