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陳皇光《看病的方法——醫師從未告訴你的祕密》
寶瓶文化/提供

書名:看病的方法——醫師從未告訴你的祕密
作者:陳皇光
出版社:寶瓶文化

新書內容搶先看:

如何與醫師對話

見到醫師的第一句話

除非是慢性病規則拿藥,或有特殊請託,否則第一句和醫師講的話應該是:

「我哪裡不舒服已經多久了!」(症狀離發病時間)

而不是:「我今天是感冒、我今天是腎臟痛、我今天是痛風……」

醫師關心的是「症狀」!

診斷是醫師的事,而不是病人的工作,很多人喜歡「自己當醫師」。

若是同一個症狀看第二位醫師,你可以提供前一位醫師的診斷給新的醫師做參考。

病患先入為主的診斷會干擾醫師下正確判斷!

我們從小就應該教育下一代如何和醫師對話!門診常常看到很多二十多歲年輕男性,竟然看個門診都要媽媽陪著,我問他哪裡不舒服,講得不清不楚,還要老媽幫忙回答,好像生病的人不是他。(誰家的女兒嫁給他應該很慘)

看病一定要向醫師說的事 PartⅠ

症狀:主觀感覺。例如:頭痛、頭暈、噁心、腰痠、食欲不振……

徵候:客觀發現。例如:自己發現頸部腫塊、大腿皮膚紅斑、最近血壓升高、健檢發現有尿蛋白……

疾病發作時間多久?

症狀出現順序!

每次不舒服時間持續多久?

例如病人說:我七天前全身疲倦,三天前開始噁心食欲不振,昨天小便變成濃茶色,今天上午同事說我眼白變黃……。醫師很快就知道是急性肝膽疾病。

醫師問你某症狀多久了……

不要含糊其詞回答「很久了」。很久到底是多久?三天?一星期?三個月?半年?十年?

發病時間順序及長短是醫師邏輯思考非常重要的線索,也是一個疾病重要性的參考,例如脖子上出現的腫塊已經七年了和才出現兩星期來比較,後者可能比較嚴重。

含糊的陳述只會得到含糊的答案!

舉例:民眾不太會描的常見症狀

頭暈

天旋地轉加噁心嘔吐:眩暈(內耳或小腦疾病)

改變姿勢後眼前一黑:昏厥(貧血、低血壓、心律不整)

注意力不集中,頭重腳輕:睡眠障礙

肩頸太陽穴發脹:肌肉痛、發燒

頭痛

肩頸及太陽穴緊繃壓痛、腫脹感:肌肉痛、緊張型頭痛、發燒

規律搏動式頭痛,伴隨畏光及嘔吐:偏頭痛

不規則尖銳、針刺或火燒感疼痛:神經痛

失去知覺?針刺感?火燒感?痛?感覺異常敏感?

腹痛

脹痛:胃痛、便祕、脹氣

絞痛(台語:滾絞痛),劇烈陣發性疼痛:腸炎症狀

看病一定要向醫師說的事 PartⅡ

藥物過敏史:藥名是什麼?

過去使用曾引起副作用的藥物:藥名是什麼?

過去病史:住院、開刀、重大疾病。

生活習慣:抽菸、飲酒、嚼食檳榔、喝咖啡……

慢性疾病及用藥:現在正在服用的藥物,一定要告知醫師,以免重複開藥或產生藥物交互作用。

家族病史:評估家庭功能、遺傳疾病、生活習慣引起的疾病。

【2008/07/10 聯合新聞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lk100s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