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王志仁」創業改變命運

亞洲的富豪越來越多,且越來越年輕。他們大抵在三十五歲左右,而且年齡還在往下降。在「專業致富」,「創業致富」和「繼承繼富」這三種方式當中,越來越多是靠創業致富,以實際行動改變自己的命運,甚至整個家族的命運。這也來自亞洲(日本除外)富裕的時間還不長,靠繼承致富的比例不若歐美高。


先前大陸有「知識改變命運」的說法,意指教小孩認真念書,寄望將來考上大學,命運從此不同。在那個時代,社會流動的管道少,出生地和父母從事的工作,大抵就決定了一個小孩未來能得到多少機會。如果要給小孩更多機會,就意味著家人得集體做出犧牲,吃盡一切苦,就像存錢壓寶在一支潛力股,等著日後倍數賺回。


由知識改變命運到創業改變命運

到了現在,則逐漸轉為「創業改變命運」,這種可能性遠比單靠考大學多很多,也把機會大門為那些社會底層打開,增加社會流動的管道。一個社會能穩定進步發展,保持社會流動非常重要,它讓大多數人的心能定下來,擁有希望,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夢想上,而不是怨天尤人抱怨命不好。

就像許多美國人,都覺得自己只是還沒富起來,只要保持樂觀和努力,這一天終究會來,或者降臨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英代爾創辦之一的安迪.葛洛夫,以及Google創辦人之一的瑟基.布林,就是兩個例子。兩人都是外國移民在美國創業成功。


葛洛夫是匈牙利移民。他年輕時,匈牙利先是經歷二戰的納粹鐵蹄,二戰結束後又來了蘇聯紅軍,二十歲的葛洛夫決定不再把命運交到別人手裏,冒著機槍掃射危險越過邊界到西歐,再隻身搭船到美國紐約。他從大學讀起,認識的英文字不多,每天晚上勤查字典弄懂白天老師寫在黑板上的字。畢業時,他上了當地報紙版面,做為鼓勵新移民的故事。


葛洛夫後來到西岸的加州大學柏克來分校讀博士,畢業後進了矽谷一家半導體公司,之後再加入英代爾的創業行列。他一輩子沒再回去過匈牙利,那裏有著太多血腥和不愉快的回憶,但美國社會沒把他當外人。英代爾的成功,是美國在晶片工業上最大的成功,而關鍵人物之一就是葛洛夫。他是匈牙利移民,那又怎麼樣?美國人全都是移民,只是先來後到,就看你有沒有本事,有本事機會就屬於你。


今年三十四歲的布林,六歲時跟著父母離開莫斯科移民美國。他父母都是老師,但因為是猶太人,在當時的蘇聯社會發展受限制。他父親的興趣是天文,但那個專業被歸類於物理,猶太人不能念,他被分配去讀數學,大學畢業還不允許讀研究所。老布林靠著工作之餘晚上去修課,自己發表文章到期刊,最後論文得到承認,被授與等同博士的學位證明。但他可不想一輩子都拿來對抗這些不公平。


這一家人幸運通過審查,得以離開,並輾轉到美國。小布林得到和父親全然不同的機會,一路念書成長,並在史丹佛大學讀博士班時和同學拉瑞.佩吉共同成立Google,實現許多人所無法達到的夢想,包含他的父親。


亞洲經濟再起 創業神話不再?

美國夢不只對美國人開放,而是對所有到美國的移民都開放,這是它最吸引人之處,而且有太多例子做為佐證。亞洲離這一天還很遠,但正在快步追趕中。十年前,亞洲在連年經濟高成長帶動下,造就一大群中產階級,他們的學歷高,專業強,創業的動機也強,許多已經捲起袖子開始當老闆。但是,金融風暴摧毀了這一切。貨幣貶值,債臺高築和經濟負成長,都不是最糟糕的,一個有強烈企圖心的世代就這麼瓦解,才是最大的損失。


十年過後,亞洲重新富裕起來,中國更是其中的焦點。光從財富來衡量這群人,只會停留在他們買什麼房,開什麼車,從事什麼高檔休閒,意義不大。他們代表一個世代的堀起,以及這背後所帶來的社會流動,讓更多人開始築夢,並付諸行動。


今年以來,許多大陸媒體的焦點,集中在股市該不該救,房市是否進入拐點,物價持續在漲,人民幣對美元兌換升破七,都是不好的消息。但從目前亞洲各國來看,外債多處於底檔,外匯儲備則處於高檔之下,再發生金融風暴的機率微乎其微,也就是新起的這個世代,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揮。如同英文所說,「當環境變差,才是勇者上路的時候」(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 the tough gets going)。接下來這段時期,會是對創業家相當嚴格的考驗,也是粹煉成功創業家的難得時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lk100s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