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倒閉後50天,世界性金融海嘯風聲浪起,波瀾不斷。2008年11月3日,《中國時報》因負債百億,不得不拱手讓人的易主之舉,對於這個年近「花甲」,曾日進斗金「印報紙就像在印鈔票」的台灣媒體王國而言,產業發展將何去何從,《中國時報》在台灣的一哥傳媒集團地位是否能夠恢復往日之光?

中時與新買家之間馬拉松式的談判,左右著中時媒體集團的命運,近2000名員工、台北政經媒體圈今後的命運……新買家最後一錘定音,出資150億新台幣包裹買下中時集團。自此,新買家——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的頭銜在「米果大王」之上又多加了一個「報業大亨」。蔡衍明以私人身份投資中時集團,據聞其子蔡紹中將於一週後到中時上班,而15天後,旺旺將與銀行完成中時負債的重新議約,屆時他也將正式成為《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時報周刊》、中天電視及中國電視等媒體的大老闆。

旺旺的及時出擊,使得時報上下少了併購案被企企業員工的抵抗與焦慮,因為就在前一週,余建新手上的中時還在以八卦雜志起家的壹傳媒嘴邊來回晃蕩。短短一週,由壹傳媒變為旺旺,從蘋果跳入米果,不僅讓中時集團一千多個家庭,情緒起伏宛如洗了一次三溫暖;更讓余建新嘗盡了人生起伏的無奈。而51歲的蔡衍明,創立旺旺以來,向來喜歡自己操作廣告,以「俗擱有力」的廣告打響品牌,一直對媒體有興趣的他,這次,終於一圓媒體夢。

余範英震怒 余建新無奈  5大財團緊急介入 全力阻止蘋果「啃」中時

中時無法再苦撐,有意轉賣壹傳媒的動作已經有1個月了,在與外傳壹傳媒可能出價204億元,一舉買下中時集團,並訂2008年11月1日舉行簽約儀式,3日正式對外公布,交易細節如此具體,時報員工人心惶惶。就在10月28日,當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悠遊法國之際,壹傳媒集團行政總裁朱華煦、財務顧問馬克(Mark Simmons),與余建新的大帳房章晶在談判桌上,逐一就發行、廣告等編制,展開了激烈的攻防。

而在同時間,余建新的姐姐、時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自南京大學開會回台,卻毫不知悉。同樣,從發行人林聖芬、社長王健壯、總編輯夏珍與八月大裁員後留下來的高階主管們,也毫不知情,面對外界詢問仍是一頭霧水,只能制式回答「不知道」。

當天傍晚余範英從母親的口中獲知《中國時報》、《工商時報》和中天電視台將包裹出售給壹傳媒的信息。知道此事後,震怒之餘,余範英的第一態度就是揚言要查弟弟的帳,並在不斷奔走尋求熟悉企業大老闆的奧援,務求擋住此交易。在長時間的開會並周轉於挽救《中時》的壓力下,余範英沒有掉一滴淚,但在一位《中國時報》老員工與她的告別之後,她再也忍不住哭了。

與蘋果的交易,震撼了所有人。然而轉機也就在3天之內出現了,余建新與黎智英之間這樁密謀近月的交易,竟在最後關頭戛然而止。因為「中國時報成為下一個『蘋果』?」這個問題,牽動到了政商體系的敏感神經。

無論從政治立場還是商業立場來看,兩岸政府與市場都表達了不愿見到《中國時報》「嫁入」蘋果的態度。當天遠在美國紐約的聯合報總管理處經歷王文杉,接到消息後立即飛回台北,向余建新表達聯合願意接手;總之,不論如何,中時不能賣給蘋果。據悉,《自由時報》創辦人林榮三也撥了電話表達嚴重關切。因為中時一旦易主,蘋果將乘勢建立電子媒體灘頭堡,對《自由》與《聯合》更加芒刺在背。

台灣媒體版圖生態遽變,促使5大企業「搶救」中時,因為他們都不愿見到台灣變成「一報(蘋果)獨大」。包括股王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旺旺蔡衍明與聯合報王文杉5人,都表達愿意全部或部分購買中時資產。但余建新需金孔急,希望整個包裹出售。

在這3天內,余範英也交代幕僚準備將時報文教基金會更名為余紀忠紀念基金會,以便與新買家入住後的時報區別。到了30日晚上,林聖芬、王健壯、夏真聯袂求見余建新,為員工請命。「中時這個在台灣創辦近60年的報紙,若最後竟落到香港八卦媒體的手中……這不只是余家的失敗,也是台灣的失敗。」中時集團一位資深主管感嘆。

蘋果觸礁 旺旺出擊 連夜協商 一錘定音

據了解內情的中時董事透露,壹傳媒要併購中時集團,不僅員工不滿,唯恐喪失新聞風骨和價值,在董事會中也引起相當大的反對聲浪,從上到下所有人員都認為,若要將堂堂《中國時報》長期以來建立的聲譽,「送」給八卦報紙,實在令人無法接受。其次則是傳出壹傳媒在接手後,極有可能丟掉《中國時報》的招牌,最多只保留《蘋果日報》最弱的國際版,原因就在於連黎智英都不認為台灣還有發展平面媒體的空間,無需自打嘴巴。

因此各界壓力與市場環境的條件,使得中時與蘋果之間的交易觸礁崩盤。余建新轉向旺旺及其他同行媒體集團求援。王文杉在11月1日正式與余建新見面,並表達接手意愿,而且壹傳媒出多少錢,《聯合報》也愿意出多少錢,甚至可以高於壹傳媒。因為知道時間很趕,《聯合報》甚至愿意不查帳。當時的余建新雖然急迫之情溢于言表,但卻仍表示需要一晚時間考慮。同時,余建新又電話直通遠在上海的蔡衍明,要求他在72小時內出價。

翌日早上,余建新又撥了通電話給王文杉,要求只賣兩個電視臺(中視、中天),並請《聯合報》當天立刻報價。當時,王文杉手上沒有電視臺資料,他急詢 10多位電視人,看如何報價。最後他向余建新提出3個條件:1、《聯合報》對電視臺雖有興趣,但是前提是中時不能賣給壹傳媒;2、需要5天的時間看兩家電視臺的基本資料;3、如果時報需要資金融通,《聯合報》愿意先幫忙。但《聯合報》的誠意並沒有得到需錢孔急的余建新的回覆。

在壹傳媒無法給予承諾保留《中時》,加上董事極力反對之下,經過重新議價,情況產生一百八十度的逆轉。蔡衍明在接到余建新的電話後,2日下午立刻由上海趕回台北。一下飛機,他與長子蔡紹中便步入嚴陣以待的中時總管理處8樓。

雙方連夜談判,洽談相關事宜。原本出價一直落後的旺旺集團,以跟壹傳媒一樣的出價(但不含中視)、但保障所有員工的條件;而且蔡衍明也沒有要求查賬,非常豪爽的允諾:「蘋果出多少,我都跟。」因為之前沒又成功的兩次搶標電視臺的經歷,讓他這次的企圖心變得更強。「我投資媒體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興趣,這是我從小的夢想,就像買飛機一樣,現在剛好有機會、有緣分就賣了!」蔡衍明幽默表示。終於,雙方達成共識,一錘定音,並且在11月3日上午7時30分完成簽約動作。蔡衍明說:「我就是不想看到台灣會一報(指蘋果)獨大!」

事實上,對做米果生意的蔡衍明來說,他放眼的是中國大陸電視媒體市場。只要中天或中視能在大陸落地開花,台灣電視頻道的價值暴漲空間將會非常可觀。其次,沒有負債的旺旺集團,滿手現金,其大陸事業去年凈利超過1億2900萬美元,還有台灣餐飲事業的現金收入,蔡衍明是最有條件危機入市。他不必從海外匯錢,光在台灣就可拿出兩億美元現金。

因此,旺旺與中時的交易條件是:他概括承受中時集團約百億負債,另外再拿出兩億美元現金,總計交易金額約新台幣150億元。同時,蔡衍明也允諾,把中時創辦人余紀忠與名譽董事長余建新的名字,永遠留在中國時報報頭上。當天下午,蔡衍明立即派人將第一筆資金匯入余建新指定的戶頭。曾經在台灣政壇、文壇呼風喚雨的余家,從此淡出報業。

雷曼倒閉 余建新被迫的變賣 旺旺接班 米果與傳媒的結合?

外界一直傳聞,余建新的個人財務投資狀況正是因為今年金融海嘯中被整垮的雷曼兄弟的連動債,外加余建新接手中時集團7年來累計虧損的60億元,而一蹶不振,徹底被擊垮。其實,余建新無奈變賣家產的動作在今年9月就有跡可循:原本在業務會報上總是話很多的余建新,話越來越少,人野突然很nice(客氣),開會只是行禮如儀,人事削減案也都停了下來……起初大家只是隱約感覺奇怪,但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直到9月15日,百年老店雷曼兄弟投資銀行倒閉後,大家才從中醒悟過來。

自2002年中時集團創辦人余紀忠過世以後,余建新成為集團的最大股東,其個人財務狀況與集團一氣相連。因此,這次金融海嘯余建新個人投資失利,對原來就窘迫的中時財務更是雪上加霜。《中國時報》社長王健壯不諱言道:「余建新會這么急著在1個月內將中時脫手,推論一定與金融海嘯有關。」本業不振,又遇上百年罕見的金融海嘯、銀行雨天收傘,余建新的友人都感嘆:「原本就很深的口袋,現在破了!」

如今中時集團被旺旺「拯救」,中時眼前的危機暫時得以解決,但又有人質疑,蔡衍明的進駐,勢必會改造這個以知識份子自居,自由主義傳統濃厚的報紙。畢竟,一個企業家來操作一個擁有近60年歷史名譽的報業集團,沒有人能想象得出,《中國時報》還會又什麼樣的光明前途。因為現階段,台灣媒體生意並不樂觀,從報酬率來看,根本賺不了錢。而商人們的前仆後繼買媒體,一定會用操控內容來求得利益。

旺旺集團如今的本業基地在上海,從地理位置與事業發展方向來看,蔡衍明都應該是親大陸派,至於他接管的媒體風格目前尚不清楚。蔡衍明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明白說,他之所以想經營電視台,就是擔心台灣被主張台獨的政客搞亂,他愈擔心就愈想經營電視台,作為統獨大辯論的平台。

蔡衍明用米果滿足了大陸與台灣民眾的嘴,有想要用媒體電視臺來滿足引導兩岸民眾的眼,從物質到精神,蔡衍明的用心如何,《中國時報》將何去何從,在台灣媒體業最冷的冬天裡,我們拭目以待。

華澳日報有限公司
社址:澳門慕拉士馬路二三一號南方工業大廈十五樓E座
電話:(八五三)七一七五六八、(八五三)七一七五六九
傳真:(八五三)七一七五六四、(八五三)七一七五七二
電郵:correio@ macau.ctm.net
All Copyright by JORNAL SAN WA OU

http://www.waou.com.mo/detail.asp?id=3266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lk100s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