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育部針對高才班計畫畢業生所做的研究顯示,高才班畢業生在批判性思維測試中的表現比非高才班畢業生略為出色,不過兩者在社區服務參與程度、自發學習程度等非智慧領域的表現,差別不大。

  教育部高才班專家康鳴洙昨天在第10屆亞太高才教育大會上,與其他教育工作者分享研究結果。研究是以畢業生是否獲得獎學金、是否到外國著名大學深造,以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等,瞭解這兩批畢業生在智慧領域表現上的差異。

  有關研究在2005年及2006年進行,共有800多名年齡介於10多歲至30多歲的高才班畢業生與相等人數的非高才班畢業生參與。

  與非高才班畢業生相比,有較多高才班畢業生到海外著名大學深造。在受調查的30多歲畢業生中,有三成高才班畢業生到著名海外大學深造,非高才班畢業生則少過10%。而20多歲的畢業生中,有30%的高才班畢業生出國深造,非高才班畢業生則有20%。

  另外,20多歲的高才班畢業生中,有60%獲得獎學金,獲得獎學金的非高才班畢業生則只有25%。

高才教育論學者崗尼教授認為,應該儘早發現兒童的天賦,提供適合他們學習進度的課程。

25年來首次

進行類似研究

  這是我國在25年前推出高才班計畫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後,首次進行這類研究,目的是瞭解高才班與非高才班畢業生,在智慧與非智慧領域方面的表現差異。

  至於測試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Watson-Glaser Critical Thinking Appraisal”,參與測試的10多歲畢業生中,高才班畢業生的表現比非高才班畢業生略為出色。

  研究人員也向高才班畢業生瞭解高才計畫對他們的影響。

  康鳴洙受訪時說:他們都認為課程挑戰他們的思維,並且讓他們有機會與聰穎的同輩交流。他們對教師的素質也很滿意。

  她指出,研究結果雖然並不顯示高才班計畫與有關畢業生在各領域的表現有必然關係,但對高才班的課程設計還是一種肯定,也鼓勵學校繼續在這方面投入資源。

  高才班計畫的目標,是提供學生學習的深度與廣度,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與創意思維。高才班學生在小學就有機會針對他們感興趣的題材進行個人研究,由教師從旁指導。

   目前,每批學生當中有1%在小三通過高才班測試後,可選擇進入高才班計畫。中學的高才班計畫則在2006年取消,改以學校高才教育(School- Based Gifted Education)形式進行。參與學校高才教育的學校有萊佛士書院、萊佛士女中、英華學校(自主)、南洋女中、華僑中學、德明政府中學與國大數理中學, 課程由學校自行設計,教育部高才班部門給予協助。

  教育部長黃永宏昨天在亞太高才教育大會開幕儀式上致詞時指出,其他亞洲國家如越南、中國也有相似的高才班計畫,在今日以創新為主的環球經濟浪潮下,各國都意識到必須有栽培最優秀人才的特別計畫。

  第10屆亞太高才教育大會為期三天,由教育部與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聯合主辦,預計吸引1600名來自29個國家的教育工作者參與。當局也為家長主辦教育講座,詳情可上網www.10apcgifted.org查詢。

 

http://www.zaobao.com/edu/pages4/edunews080715a.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lk100s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