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有趣的心理實驗和5個有趣的心理規律

1
感覺剝奪實驗

1954
年,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的心理學家首先進行了感覺剝奪實驗:實驗中給被試者戴上半透明的護目鏡,使其難以產生視覺;用空氣調節器發出的單調聲音限制其 聽覺;手臂戴上紙筒套袖和手套,腿腳用夾板固定,限制其觸覺。被試單獨呆在實驗室裏,幾小時後開始感到恐慌,進而產生幻覺……在實驗室連續呆了三四天后, 被試者會產生許多病理心理現象:出現錯覺幻覺;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緊張、焦慮、恐懼等,實驗後需數日方能恢復正常。這個實驗表明:大腦的發育,人的成 長成熟是建立在與外界環境廣泛接觸基礎之上的。只有通過社會化的接觸,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聯繫,人才可能更多地擁有力量,更好地發展。

2
遲延滿足實驗

展心理學研究中有一個經典的實驗,稱為遲延滿足實驗。實驗者發給4歲被試兒童每人一顆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如果馬上吃,只能吃一顆;如果等 20分鐘後再吃,就給吃兩顆。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則耐住性子、閉上眼睛或頭枕雙臂做睡覺狀,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語或唱歌來轉 移注意消磨時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從而獲得了更豐厚的報酬。研究人員進行了跟蹤觀察,發現那些以堅韌的毅力獲得兩顆軟糖的孩子,長到上中學時表現出較強的 適應性、自信心和獨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經不住軟糖誘惑的孩子則往往屈服於壓力而逃避挑戰。在後來幾十年的跟蹤觀察中,也證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兩塊糖果的孩 子,事業上更容易獲得成功。實驗證明:自我控制能力是個體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衝動,抵制誘惑,延遲滿足,堅持不懈 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綜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識的重要成分,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

3
、情緒實驗

古代阿拉伯學者 阿維森納,曾把一胎所生的兩隻羊羔置於不同的外界環境中生活:一隻小羊羔隨羊群在水草地快樂地生活;而在另一隻羊羔旁拴了一隻狼,它總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 野獸的威脅,在極度驚恐的狀態下,根本吃不下東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醫學心理學家還用狗作嫉妒情緒實驗:把一隻饑餓的狗關在一個鐵籠子裏,讓籠子外面 另一隻狗當著它的面吃肉骨頭,籠內的狗在急躁、氣憤和嫉妒的負性情緒狀態下,產生了神經症性的病態反應。實驗告訴我們:恐懼、焦慮、抑鬱、嫉妒、敵意、沖 動等負性情緒,是一種破壞性的情感,長期被這些心理問題困擾就會導致身心疾病的發生。一個人在生活中對自己的認識與評價和本人的實際情況越符合,他的社會 適應能力就越強,越能把壓力變成動力。

羅森塔爾效應

有一位名叫羅森塔爾(RobertRosenthal)的人, 1966年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研究變態心理學的人,可能為研究者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把研究結果污染了。他設計了一些實驗,試圖證明實驗者的偏見會 影響研究結果。其中有一項實驗是這樣按排的:他讓大學生用兩組大白鼠做實驗,主持實驗的人告訴大學生們說,這兩種大白鼠品種不一樣,一組是十分聰明的, 一組特別笨。事實上這兩組大白鼠沒有什麽差別,而大學生們都相信,實驗結果肯定是不一樣的。學生們讓這兩組大白鼠學習走迷宮,看看哪一組學得快。結果他們 發現,“聰明的那一組大白鼠比的那一組學得快。

羅森塔爾對這種果怎樣解釋呢?他推測說,這有能是由於實驗者對聰明的動物和藹友好,對待的動物粗暴而造成的。

另一項引人注目的研究中,羅森塔爾及其同事,要求教師們對他們所教的小學生進行智力測驗。他們告訴教師們說,班上有些學生屬於大器晚成 lateblooming)者,並把這些學生的名字念給老師聽。羅森塔爾認為,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可望得到改善。自從羅森塔爾宣佈大器晚成者的名單之 ,羅森塔爾就再也沒有和這些學生接觸過,老師們也再沒有提起過這件事。事實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單,是從一個班級的學生中隨機挑選出來的,他們與班上其 他學生沒有顯著不同。可是當學期之末,再次對這些學生進行智力測驗時,他們的成績顯著優於第一次測得的結果。這種結局是怎樣造成的呢?羅森塔爾認為,這可 能是因為老師們認為這些晚器大成的學生,開始嶄露頭角,予以特別照顧和關懷,以致使他們的成績得以改善。

上述情況為什麼會發生呢?用心理 學的術語來說就是因為人們的頭腦中事先就存在著一種定勢,定勢又作何解釋呢?這需要從頭說起。定勢也可以說是一種心向,是指在對某一刺激發生反應以前, 就已經存在的某種意向。比如你聽別人說過,張某近來對你很不滿意,那麼你在遇到他時,即使他沒有說一句對你不滿的話, 你也會體驗到一種不自然的感覺。如果你聽別人說這個人專會挑別人說話的毛病,那麼你在同他講話時,就不如平時講話那樣流利。這就是因為事先你的腦子裏存在 著一種趨勢,由於這種趨勢的存在,使你的反應同平時大不一樣。


超限效應

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 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 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裏偷了2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稱之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如:當孩子不用心而沒考好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因為孩子一旦受到批評,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心理平衡,受到重複批評時,他心裏會嘀咕:怎麼老這樣對我?孩子挨批評的心情就無法複歸平靜,反抗心理就高亢起來。

可見,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3
1規律

說服別人或提出令人為難的要求時,最好的辦法是由幾個人同時給對方施加壓力。

那麼為了引發對方的求同行為,至少需要幾個人才能奏效呢?前面的實驗結果表明,能夠引發同步行為的人數至少為34名。

當兩個人統一口徑誘使某人採取求同行為時,幾乎沒有人會作出錯誤選擇。如果人數增加到3人,求同率就迅速上升。效果最好的是5個人中有4人意見一致。人數增至8名或15名,求同率也幾乎保持不變。

是,這種勸說方法受環境的制約較大,在一對一的談判中或對方人多時就很難發揮作用。當對方是一個人時,你可以事先請兩個支持者參加談判,並在談判桌上以分 別交換意見的方式誘使對方作出求同行為。在紙牌遊戲中,經常能看到這種現象。紙牌遊戲一般由4個人參加,在遊戲過程中如果時機成熟,有人會建議提高賭金或 導入新規則,同時也會有人提出異議,這時如果能拉攏其他兩人,三個人合力對付一個人,那麼剩下的那個人會因寡不敵眾而改變自己的主張,被多數的力量說服。

克萊烏傑比茨的手下敗將拿破崙也曾說過:勝利在於兵力充足。由此看來,以多勝少的道理應該是在克萊烏傑比茨之前就有的一個規律。

貝勃規律

第一次刺激能緩解第二次的小刺激──“貝勃規律

有一個關於誘敵深入法的有趣實驗。人們對報紙售價漲了50元或汽車票由200元漲到250元會十分敏感,但如果房價漲了100甚至200萬元,人們都不會覺得漲幅很大。人們一開始受到的刺激越強,對以後的刺激也就越遲鈍。

面的例子說明了這種貝勃規律。一個人右手舉著300克重的法碼,這時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法碼,他並不會覺得有多少差別,直到左手法碼的重量加至 306克時才會覺得有些重。如果右手舉著600克,這時左手上的重量要達到612克才能感受到差異。即比前一種情況要多給一倍以上的刺激才會有所反應。所 以要想辨別出刺激間的差異,刺激總量越大,其差額也必須越大。

貝勃規律經常應用於經營中的人事變動或機構改組等。一家公司要想趕走被 視為眼中釘的人,應該先對與這些人無關的部門進行大規模的人事變動或裁員,使其他職員習慣于這種衝擊。然後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變動和裁員時再把矛頭指向 原定目標。很多人受到第一次衝擊後,對後來的衝擊已經麻木了。

從一開始就提出令人難以拒絕的優厚條件,等談判基本結束後再指出一些不好的細節並使對方接受的誘敵深入法基本上也是以貝勃規律為基礎的。對方被一開始的優厚條件所誘惑,對後來才知道的不好的部分也就會較輕易地接受了。

皮革馬利翁效應

說古希臘賽普勒斯島有一位年輕的王子,名叫皮革馬利翁,他酷愛藝術,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雕塑了一尊女神像。對於自己的得意之作,他愛不釋手,整天含情脈 脈的注視著他。天長日久,女神終於神奇般地復活了,並樂意做他的妻子。這個故事蘊含了一個非常深刻的哲理:期待是一種力量,這種期待的力量就被心理學家稱 為皮革馬利翁效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lk100s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